4月27日,北京市高三年級開學復課,圖為北京市豐臺二中高三(3)班的班主任為學生講開學第一課。新華社發(fā)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轉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常態(tài)化抗疫新階段,各省份正在平穩(wěn)推進復工、復產、復學。中小學教育教學具有涉及面大、人員聚集、交互性強等明顯特點,如何在確保學生生命健康安全的前提下,科學評估疫情對學校教育教學產生的影響,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中小學有序開學復課,是全國教育系統(tǒng)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聯(lián)合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研究分會,面向全國31個省份、依托中小學德育研究分會理事單位,開展了大范圍抽樣調查,重點調研教師、學生、校長線上教學期間的教學參與情況、師生互動情況、線上教學滿意度以及復學復課后春季學期教學安排、教學銜接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
客觀評價學生居家學習的效果
截至2020年3月30日,共收到全國31個省份的有效問卷52370份。其中,教師問卷3707份,學生問卷48590份,校長問卷73份。學生當中小學生10886人(22.40%),初中生18967人(39.03%),高中生18737人(38.56%)。校長問卷中公立學校來源63份(86.30%),民辦學校來源10份(13.70%)。
疫情期間學生居家學習活動總體令人滿意
從學生居家學習線上教學的參與度看,經常參加和一直參加的學生比例分別為88.62%和7.46%,合計達96.08%。學生參與線上教學的主要方式為在線直播(76.45%)、混合式學習(44.68%)、自主學習(35.28%)和線上輔導答疑(33.46%);從學生居家學習期間的作息時間安排看,認為自己經常和總是有規(guī)律地安排作息時間的中小學生較多,參與比例分別為45.07%和35.08%,合計達80.15%,線上教學與學生的作息安排基本匹配;從學生居家學習期間認真聽課和作業(yè)完成情況看,認為自己每天經常和總是能及時完成作業(yè)的人數占比合計達92.98%。綜合以上指標,學生居家學習期間的學習活動總體上是令人滿意的。
清醒認識居家學習期間學生學習活動成效
從調查的中小學三個利益群體看,80.3%的教師對線上教學效果較為認可,但也有19.7%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效果欠佳;84.07%的學生對在線學習的感受較為良好,但如果將在線學習與在校學習相對比,43.32%的中小學生認為疫情期間的學習效果較在校學習差一些,14.77%的中小學生則認為要差很多;超過半數的校長認為,現階段開展的網絡教學達到了現場教學效果的60%以上,總體效率較高,但仍有17.81%的校長認為線上教學效率比現場教學低50%。因此,對于中小學生居家學習期間學習活動的成效不能盲目樂觀。
科學診斷學生居家學習的實際效果
從調查結果看,大多數中小學教師、學生、校長認為,中小學復學復課后應科學診斷學生居家學習期間的實際成效。數據顯示,79.01%的中小學教師對按照原計劃完成教學工作有信心,88.7%的教師希望對學生在家學習情況進行檢測后再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確定教學內容;50.65%的學生認為應該對在家學習效果檢測后依據學習情況再確定教學內容;94.52%的校長認為,有必要在開學前進行一次網絡教學效果的測試,其中72.6%的校長主張網絡教學效果測試應當以學校為單位進行組織和開展。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應指導中小學從本校實際出發(fā),“一校一案”科學診斷學生居家學習期間的學習效果和學生達到的學習水平,適當降低學科測試的水平和難度。
科學制定復學復課教學銜接方案
中小學生經過數個月的居家學習,回到正常的學校學習生活,無論學習環(huán)境、學習方式、學習節(jié)奏還是學習成效,都有一個轉變過程,科學編制銜接適宜的教學銜接方案,是中小學復學復課后面臨的重要任務。
教育教學銜接方案的編制要科學和周全
從調查結果看,94.52%的中小學已經制定或正在制定復課后教學銜接工作方案,尚有5.48%的學校未開展相關工作。為應對疫情后復課工作的有序開展,80%的教師傾向于根據疫情期間教學效果修訂教學實施計劃。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應加緊指導中小學科學制定方案,積極幫助學生從居家學習向學校學習平穩(wěn)過渡。教學銜接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效果分化、心理問題凸顯、學習壓力加大、學習習慣調整、學習環(huán)境適應等實際,特別要針對學生學習效果和學習水平的監(jiān)測結果,適當降低教學難度,放慢教學節(jié)奏,等等。
對學科重點難點內容要進行“再教學”
網絡教學導致部分課程重點難點教學落實不夠。調查顯示,72.53%的學生認為應該對網絡教學中的重點內容進行重復。網絡教學中教師能利用的教學工具和方法有限,部分課程重難點尤其是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需要反復強調、實驗或者練習,網絡課程中的重難點教學不足是復課后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科學測試網絡課程教學效果的基礎上,各學校應支持教師根據班級實際教學情況,準確研判班級學生居家學習效果,綜合考慮班級不同學生群體的學習需求,統(tǒng)籌考慮教學計劃和時間安排,適當對學科重點難點內容進行“再教學”,以保障教學質量。
加強對學習困難學生開展學習輔導
從整體上看,長時間的居家學習和線上教學,給自主管理和自主學習能力較弱的小學生,以及缺乏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基礎較差的部分中學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調查表明,復學后學生最為擔心的事情是“學習能力不足造成自己學習差距與其他同學拉大”,比例占到了40.37%。教師們最擔心的問題則是“由于學生學習能力不同造成班級學習進度及學習效果差距加大”。網絡課程缺少師生的互動和反饋,學習結果很難得到及時的測試反饋,容易放大不同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
從各方面的調查看,中小學生學習效果兩極分化現象比較普遍,這是中小學教師、校長普遍認為復學后教學工作面臨的最大困難。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應組織教研部門指導中小學高度重視學習困難群體學生的補償性教學,按照“一校一策”制定專門教學計劃,確保所有學生達到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之后,再進行后繼教學工作,確保不讓一個孩子因為突發(fā)疫情和個人家庭條件掉隊。
重視學生心理輔導和校園學習生活的重建
中小學生作為身心發(fā)展尚未成熟的特殊群體,是危機事件中產生心理應激反應的易感人群,疫情對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了明顯的沖擊和困擾。
把心理輔導納入復學復課工作重要議程
中小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疫情期的心理適應問題、外部環(huán)境導致學習心理異化問題,還有親子關系長時間、小空間的共處適應等問題。調查顯示,72.21%的學生希望在疫情后復學前得到學習心理輔導的支持。
中小學要把有針對性組織開展學生心理干預活動,助力學生盡快恢復學習狀態(tài),作為當前的重要工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校應因地制宜,組織校內外相關的心理輔導資源力量,尤其是要重視家校合作。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統(tǒng)籌發(fā)揮心理咨詢專業(yè)組織、高校等專業(yè)人員的積極性,開設學習心理輔助熱線、舉辦線上學習心理講座,助力復課學生的學習心理支持和學習秩序重建。
促進學生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狀態(tài)的有序轉換
調查表明,疫情后學生比較擔心的問題列前三位的依次是:“學習能力不足造成自己學習差距與其他同學拉大”“通過網絡學習無法很好地掌握學習內容,需要重新學習”“長時間假期造成的學習習慣不良等因素影響學習主動性,影響學習成績”。相應的人數比例分別為40.37%、18.55%、22.68%。較長時間居家學習導致學生學習習慣改變,復學后中小學面臨重塑學生學習行為難題。有64.61%的學生認為自己需要1到2周的時間恢復學習狀態(tài)。
根據實際平穩(wěn)推進教學節(jié)奏的轉換
對于復課復學之后的教學工作開展,45.22%的學生支持加快教學節(jié)奏,42.92%的學生則認為倉促加快教學節(jié)奏是不合理的,63.41%的學生認為如果教學節(jié)奏加快、教學內容增多,跟上課程有一定難度。中小學在恢復正常教學秩序的過程中,要注意教學節(jié)奏的把握,不宜從學生居家學習狀態(tài)直接轉換為正常的學校學習狀態(tài)。調研發(fā)現,對“從居家學習到班級教學銜接的方式”,最受教師認可的是“學校逐漸加快教學節(jié)奏”。
科學合理安排各種考試以緩解學生的焦慮
考試壓力帶來的焦慮是學生面臨的常見心理問題。調研發(fā)現,對“疫情后期末考試、學業(yè)水平考試、中考、高考相關考試時間”安排,高達56.42%的學生希望“適當推遲相關考試時間”,緩解疫情后復課帶來的考試壓力。為了避免出現居家學習和學??荚嚱o學生心理造成的負面疊加效應,中小學復課復學后應合理安排春季學期的各種考試,一要控制數量,二要適當降低難度,三要嚴禁各種排名排隊,以最大限度降低學生的考試焦慮。
對春季學期教學計劃積極穩(wěn)妥進行調整
受疫情影響,正常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停擺8—10個星期,對中小學課程教學計劃執(zhí)行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65.75%的被調查學校認為,按正常教學計劃完成春季學期課程教學任務存在課時不足的問題。78.09%的學校認為,能完成春季學期課程教學任務的80%以上,有少部分學校認為,能完成原定課程教學任務的60%—80%。顯然,春季學期要完成原定教學任務,必須高度重視春季學期課時計劃的調整。
針對課時數量不足的實際適當調整教學計劃
調查顯示,從課程教學任務看,從正式復課教學到原定暑假放學前,僅有20.55%的中小學認為可以100%按照原定教學計劃完成課程教學任務。中小學復學后如果片面要求在原定教學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勢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導致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下降。
調整教學計劃要統(tǒng)籌考慮教師工作負擔和學生學習效率
疫情防控期間,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轉到線上,教師普遍面臨線上教學軟件使用、作業(yè)在線批改反饋、學習資源錄制等緊張繁重且缺乏熟練度的工作挑戰(zhàn),給教師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調查顯示,彌補春季教學時間不足面臨的最大困難,中小學教師的選項居于前三位的分別是:“正常開學后,利用每天課后時間、節(jié)假日、雙休日上課,會增加學生正常學習負擔,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居家學習效果差異過大,無法統(tǒng)一安排學習進度”“延期開學時間,教師居家辦公、上課,開學后增加教師工作量有困難”。中小學課程教學計劃的調整,要統(tǒng)籌考慮減輕師生教學負擔、保障學生學習效率與增加教學時間的關系。紓解教師的工作壓力,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是“春季學期”復學復課工作有序開展的必要前提。
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籌指導“一校一策”合理進行課時補償
面對疫情造成的中小學春季教學課時不足的局面,各省份教育行政部門應扎實調查、嚴謹論證、科學指導市、縣(市區(qū))教育部門及時出臺中小學春季學期教學計劃安排指導意見。盡管調查顯示,平時教學周增加教學時間、雙休日變單休、適當縮短暑假,都是中小學春季學期教學時間調整的可選方案,但應統(tǒng)籌考慮以下因素:一是居家學習期間的在線教學情況,即新授課開設的情況。調查表明,學生居家學習期間,87.55%的教師在課堂上講授新課,認為教學進度與之前保持基本一致和完全一致的學生達95.17%。二是春季學期教學計劃的調整與師生暑假時間安排盡量與中高考時間安排相一致,盡量少占用學生的暑假時間。在此前提下,各中小學可從實際出發(fā),采取“一校一案”,組織教學計劃修訂,合理進行課時補償。
調整教學計劃應充分關注教師合理的利益訴求
調查表明,春季學期正式開學后,教師們最期望的彌補教學時間不足的選項,位列前三的依次是:“適當降低教學難度,加快教學節(jié)奏”“延長下午放學時間,每天增加教學課時”“將本學期的部分教學內容調整到下個學期”。教師們并不希望通過調整雙休日、縮短暑假時間等方式,增加春季學期的教學時間。同時,春季學期開學后,教師們強烈要求“減少和停止各種非教學工作任務的安排”,也有相當數量的教師要求“明確制定教師補充休假計劃”“教師加班獎勵措施”等。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在制定春季學期教學方案時,應充分考慮中小學教師的實際情況和承受水平,關注教師合理的相關利益訴求,切實提高復課后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化危為機推進中小學教育技術應用轉型升級
“停課不停學”既是挑戰(zhàn),也為教育信息技術應用轉型升級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疫情期間教師對在線教育教學有積極的體驗
對于疫情期間學生居家學習對學校教育的主要影響的因素選項,中小學教師和校長前三項的選項依次為:“會更加重視學生學習自覺性、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線上教學活動(上課、評價、交流)會增加,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會成為常態(tài)”“教師的課程開放意識、開發(fā)意識會增強”。疫情中的線上教學,促使廣大教師對“互聯(lián)網+教育”有了深切的感受,加深了教師的教育技術應用體驗意識,為廣大教師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擁抱現代信息技術提供了最佳機會。疫情后應當及時組織教師交流分享教育技術應用的感受、對教學思維的影響,探索如何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的完美融合,讓廣大教師從內心更加自覺擁抱教育技術,積極推進教育技術應用從互聯(lián)網時代向智能化時代轉型。
科學認識在線教育教學的明顯優(yōu)勢和現實局限
在中小學“停課不停學”期間,在線教育充分發(fā)揮了積極作用。疫情期間學校進行學習效果評價的主要方式依次是線上學生作業(yè)和試卷測試、藝術作品、線上問卷調查、通過真實情境評估學習效果、交流討論和繪制思維導圖,相應的比例分別為89.04%、71.23%、50.68%、45.21%、43.84%。在傳統(tǒng)的作業(yè)、問卷測試的基礎上,學校還創(chuàng)造性地采取了較為多樣化的方式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體現了多樣化教學的理念。居家學習的監(jiān)督除了學校常規(guī)組織的線上班會(78.08%)外,還得益于家庭協(xié)助管理(86.3%)和在線學生數據管理(64.38%)的助力,家校合作和數據科學在學生居家學習過程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相應的教師采用的主要管理方式居前兩位的依次是線上備課檢查和線上課堂聽課、備課。各學校線上教研活動的開展也比較充分,超過80%的學校開展了豐富的線上教研活動。
從學生學習獲得感的自我評價來看,中小學生認為在線教學具有一系列優(yōu)點:方便自由、講課質量有保障、可以指導學生自學、提供了為學生答疑的空間等,相應的人數比例分別為81.87%、35.37%、45.41%、33.45%。但調查也表明,在線教學存在影響身心健康和缺乏監(jiān)督、學習氛圍不足的缺點,相應的比例分別為49.07%、56.62%、69.62%。線上課堂雖然為學生提供了授課時間和授課地點的便利,但聽課質量的保障需要教師的引導、監(jiān)督和反饋。其中,58.22%的中小學生認為網絡學習需要教師參與討論,引導思考,認為網絡課程需要教師監(jiān)督學習和及時反饋解決問題的學生比例較高,分別為52.49%、47.34%。這說明,在線教學在師生課堂有效互動和學生學習活動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深化“互聯(lián)網+教育”應用服務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
經歷這次“停課不停學”運動,教育系統(tǒng)要更加深刻地認識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人類科技革命對教育的重大影響,加快“互聯(lián)網+教育”變革,把教育推進到人工智能時代。
要搶搭“新基建”快車,積極推進以公共服務為特征的“基礎教育+互聯(lián)網”體系建設,包括信號傳輸、平臺、資源和技術服務、成本分擔,等等,否則,會不斷擴大教育的“數字鴻溝”,影響教育公平;積極推進以育人為本的學校教育價值變革,居家學習、線上教學,考驗的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能力,考驗的是學生自主管理、自主規(guī)劃、自主學習的能力,迫切需要教師的專業(yè)角色從“教書”轉向“育人”。要積極推進以全域教育為特征的學校教育的形態(tài)與組織變革,在線教育正在逐步打破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界限,學校與家庭的時空分割、教育與生活的截然分離、校內與校外教育的嚴格區(qū)分都將成為過去,一個以學校為主導的全域教育時代已經來臨,學校教育必然要全域規(guī)劃、統(tǒng)籌實施。要積極推進以集智教育為特征的學校教育人力資源配置方式,在線教研、協(xié)同教研、開放教研、團隊協(xié)作教學、課程共享等都已成為現實;積極推進以個性化資源供給為特征的學校教育課程教學變革,“資源包+自主學習”之所以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在線教學方式,再次告訴我們,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基于個體診斷的課程資源的個別化供給。要積極推進基于數據推動的學校教育評價管理變革,中小學要重新定位信息化對于學生發(fā)展的工具性價值,在線教育對學生學習和生活數據的全程記錄,無論是學情診斷、補償教學還是家校合作,都提供了最佳證據,可以大大提高學校教育評價和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