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大學的時候,隨便打量一下同學,10個人中,8個人戴眼鏡,還有1個戴的是隱形。
大數(shù)據(jù)看起來更加驚人。
根據(jù)2004年《經濟學人》的報道,上個世紀70年代,我國16-18歲青少年中,不到三分之一近視,到了盡頭,這個數(shù)字是五分之四。
2016年,北京大學發(fā)布的《國民視覺健康》報告中顯示,我們5歲以上近視人口已達4.5億,并將在2020年突破7億。我們已經在“眼鏡大國”這條路上越走越“名副其實”了。
面對近視這種流行病,我們那代人幾乎全軍覆沒。孩子真的不能再近視了!
臺灣眼科專家、兒童近視控制專家吳佩昌先生在他的暢銷書《孩子可以不近視》中,講了34個視力知識、38個醫(yī)學知識和25個日常防治方法。仔細看了覺得非常受用,解答了我心中的很多疑問。
今天,先從34個視力知識中摘取我覺得最為精華的10個,分享給大家。
答:錯。視力模糊最常見的原因除了近視,還有很多原因,包括斜視、弱視、炎癥,以及各種眼病引起的后遺癥等。
近視、遠視及散光都是常見的眼睛屈光異常,都會產生視力模糊的現(xiàn)象,需要了解它們的定義并加以區(qū)分。近視,顧名思義就是近的東西看得清楚,但是遠的東西看得模模糊。
事實上,絕大部分的近視都是因為眼軸拉長所導致,遠方的光線經過眼角膜及晶狀體折射后,只聚焦在視網(wǎng)膜的前面,導致所看的物體影像模糊不清楚,要靠近物體,讓光線可以聚焦在視網(wǎng)膜上才看得清楚,這就是近視。絕大部分的近視都是因為眼軸拉長所致,只有相當少部分的人是因為角膜與晶狀體不協(xié)調。
兒童一旦近視,度數(shù)就會持續(xù)增加,近視的眼軸像吹氣球般越吹越長,到成年才會停止。眼軸越拉長,眼睛的組織就會越薄越脆弱,容易產生很多近視并發(fā)癥。
答:錯。近視可能導致失明,不能掉以輕心。
事實是,失明人口中,高度近視已經高居失明的第二大原因。日本及中國大陸在這一兩年的研究結果顯示,高度近視的視網(wǎng)膜黃斑退化也已經是老年人失明的第二大原因。甚至在日本,年輕成年人單眼失明的第一大原因,就是高度近視造成的,所以近視當然可怕。
你一定會好奇,造成失明的第一大原因究竟是什么?答案是白內障。目前白內障是可以治療的,只要摘除白內障,置換人工晶體,大部分人的視力都會得以恢復。
但近視的可怕之處也在于此:高度近視引起視網(wǎng)膜黃斑退化所導致的失明,就算是再高明的眼科醫(yī)生也愛莫能助。
遺憾的是,為人父母老對孩童的近視一向掉以輕心,這不僅使得近視兒童越來越多,也讓孩子近視的惡化程度越來越快。
“預防勝于治療”,對近視來說,預防與防止度數(shù)惡化都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答:錯。近年在臺灣形成近視的主因是環(huán)境因素,少部分才是遺傳。
事實上,近視雖然和遺傳有關,但是也取決于后天的用眼及生活習慣。我們父祖輩的那個年代,近視人口很少,在那時近視的人大都是因為家族遺傳,所以早期的眼科醫(yī)學認為近視的主要原因是遺傳。
但近年來,外在環(huán)境的改變,大家居住的環(huán)境越來越狹窄,戶外活動越來越少,升學壓力大,再加上電視、電腦、手機等近距離的用眼活動增加,以環(huán)境為主因所造成的近視人口越來越多,使得本來老一代近視率還不算太高,在這二三十年之間,卻迅速增長。
所以,目前形成近視的原因主要還是環(huán)境因素,而較少部分是因為遺傳。20世紀70年代,有學者把猴子關在一個小房間里,讓它不能到戶外活動,只能看近不能看遠,幾個月后,猴子的眼睛被誘發(fā)成近視。所以,如果能讓成長中的孩童白天可以常常到戶外看較遠較寬闊的地方,而不是窩在公寓住家,目光短淺地長時間近距離看書、打電腦或看電視,或許我們孩童的近視比率會減少很多。
答:可能。有近視家族史的家庭成員,發(fā)生近視的比率確實較一般人高些。父母雙方都是高度近視,小孩得近視的概率更高。
有部分人的近視是遺傳,約占所有近視人口的20%;而受環(huán)境影響造成的近視則更高,約占80%。從遺傳造成的近視人口中(近視跟基因有高度關系),可以發(fā)現(xiàn)具有家族性,爸爸、叔叔、伯伯,或媽媽、舅舅都有高度近視,而且可以往上追溯至好幾代都有高度近視。
如果是先天性近視,在小孩出生或是幼兒園時的度數(shù)就有400~500度,長大后可能多達一兩千度。
目前80%近視的人口都是后天性近視,也就是從幼兒園或小學后才開始近視一兩百度,之后只要每年持續(xù)增加,到20歲時就可能成為高度近視者。這些人的父母親或祖父母往往都沒有近視,可知近視主因是后天環(huán)境所造成的。
有家族遺傳性近視的人,先天不足,后天更不能失調,尤其需要治療與控制。度數(shù)若不控制,不論是先天或后天的高度近視,并發(fā)癥都一樣很嚴重。
2007年美國加州有一個著名的研究報告顯示,如果孩童每周的戶外活動少于5小時,父母親有近視,小孩就容易近視;反之,如果孩童每周戶外活動可以達到14小時以上,就算父母親有近視,小孩仍不容易近視。因此,有近視的父母不要消極地認為自己的孩子一定會近視,如果能給孩子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就不容易近視。
答:對。兒童一旦近視,每年平均會加深度數(shù)100度;然后隨著年紀增長,度數(shù)增加幅度會縮小。
孩子一旦近視,就像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也像爬樓梯一般,度數(shù)每年會持續(xù)增加。有研究指出,近視度數(shù)在小學初中階段,每年會增加100度;高中階段每年也會增加50度,等到大學以后度數(shù)才會慢慢穩(wěn)定下來。
為什么年紀越小,度數(shù)增加越快?這可能和青春期發(fā)育過程長高長大有關。要注意的是,度數(shù)越深,并發(fā)癥也越多。兒童一旦近視后就會持續(xù)惡化,若不加以控制度數(shù)的增加,等成年后得到高度近視的機會很大。
至于成人以后,因為生長發(fā)育的速度趨緩,近視度數(shù)就比較穩(wěn)定。然而,如果一天到晚看書、打電腦做近距離用眼的活動,一旦眼睛過度疲勞,度數(shù)仍有可能增加,視力會持續(xù)惡化。
答:錯。配眼鏡看得清楚只是治標,戴眼鏡無法控制小朋友的近視度數(shù)持續(xù)增加。
有些家長認為小朋友近視只要幫他配副眼鏡,這樣就沒事了,也算是治療近視。類似這樣的觀念是需要改正,因為配眼鏡只能治標,并沒有治本,孩子的近視會一直惡化。
在門診,有時會碰到因為這種觀念的耽誤,而讓一些只有19歲、20歲的年輕人,近視發(fā)展到近千度,挽救都來不及。
近視眼鏡只是輔助視力的器具,用來讓孩子能看清楚東西,但對兒童近視度數(shù)的惡化沒有幫助。小孩一旦近視,如果沒有適當管控,度數(shù)就會像爬樓梯一樣,持續(xù)增加下去,一直要到20歲才會緩和下來。不趁小時候積極控制,等日后度數(shù)越深,并發(fā)癥就會越多,這時候再治療就來不及了。
答:有可能,保護枧力要以輕松看清楚為原則。
每個人大概都有瞇著眼睛看東西的經驗,稍微瞇一下眼就會看得比較清楚。然而,這種行為卻可能隱含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或散光)的情況,家長若發(fā)現(xiàn)孩子經常瞇著眼睛看書或看電視,可能有度數(shù)問題,要盡早帶孩子做視力撿查。
瞇著眼睛看東西,就像是照相機把光圈縮小的道理,透過小洞觀看,影像會較清楚。只是長時間瞇眼用力看東西,眼睛的睫狀肌會過度收縮,可能導致近視度數(shù)增加。動物實驗也發(fā)現(xiàn),若將猴子的眼皮縫小,縮小它的視野,一段時間后也會誘發(fā)近視。
所以一發(fā)現(xiàn)孩子有瞇眼看東西的習慣,必須盡快檢查是否近視,或是眼鏡度數(shù)不夠,建議以輕松就可以看清楚為原則。
答:因為睫狀肌過度緊張引發(fā)的視力模糊,一般在散瞳檢查后會發(fā)現(xiàn)沒有近視,因此稱為假性近視。
近視大部分是因為眼軸(眼球前后徑)增長太快,使得影像無法準確投射到視網(wǎng)膜上,就像照相機“對焦不準”,讓遠方的物體看起來模糊不清。
有些小朋友因為長時間近距離使用眼睛,眼睛內部的睫狀肌太用力也會造成對焦不準,視力變得模糊不清?;蚴窃隍灩鈺r,因為機器迫近而造成睫狀肌緊張、過度用力,量起來的度數(shù)看起來就像有近視。這兩種情況都不是因為眼軸真的有增長,只是眼睛自我調節(jié)的結果,所以稱之為“假性近視”或“調節(jié)性近視”,也是一種屈光性近視。
孩童的眼睛調節(jié)能力比成人強,出現(xiàn)假性近視的機會也較高。兒童出現(xiàn)假性近視時,眼睛若能適當休息或點用睫狀肌松弛劑(散瞳劑),視力大都可回復正常。
答:是的,只要確認近視就再也回不去沒近視的狀態(tài)了。但并不是戴眼鏡造成度數(shù)增加,而是因為兒童近視度數(shù)會一直加深,對眼鏡會更加依賴。
有些家長不讓小孩配戴近視眼鏡,是因為聽說一戴眼鏡就要戴一輩子,而錯以為戴上眼鏡反而讓度數(shù)增加了。事實上,兒童一旦近視后,如果不加控制,度數(shù)每年會增加100度,今年100度,過了一年變成200度,這時如果不戴眼鏡,看中遠距離就會很吃力,所以經常會瞇著眼才看得清楚。而長期瞇眼的結果,度數(shù)可能增加得更快,最后不配眼鏡已經看不到黑板的字,也影響到了日常生活。
等配了眼鏡后再經一年,度數(shù)又增加了100度,就像這樣,度數(shù)一年比一年深,必須更依賴眼鏡來看清楚東西,眼鏡更拿不下來了。
所以,眼鏡需要的時候還是要配戴,但是一定要控制好度數(shù)增加的速度。這樣做,最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可以省下每年幫小孩換鏡片的費用,讓你有余??紤]幫孩子換功能多一點的鏡片(如變色鏡片),或是多準備一副太陽眼鏡而更長遠的好處,則是降低孩子日后成為高度近視族群的概率。
答:錯,鐳射近視手術只解決了戴眼鏡的麻煩,但拉長的眼軸仍一樣長,還是有可能發(fā)生近視并發(fā)癥。
目前風行的鐳射近視手術,其實并沒有真正解決近視的問題,只是治標不治本,充其量只是讓我們不用戴眼鏡也可以看得清楚而已。對于原本因近視而變長的眼軸,無法靠鐳射近視手術回復原狀,因此近視所造成的并發(fā)癥不但無法減少,甚至有些學者還認為可能會增加并發(fā)癥的風險。
近視患者要戴眼鏡(凹透鏡)才能看清楚,原理是利用凹透鏡將光線往后曲折,讓光線可以聚焦到較長眼球的視網(wǎng)膜上,戴隱形眼鏡也是同樣的道理。鐳射近視手術的原理,是利用雷射光在眼角膜表面做磨平處理,使得磨平后的眼角膜能將折射的光線更往后曲折,而聚焦到變長眼軸的視網(wǎng)膜上,免除戴眼鏡的麻煩。
這種近視手術只是一種表面的美容手術,無法防治近視可能產生的諸多并發(fā)癥。所以我才一再強調,身為父母,對兒童近視不能放任不管,一旦讓孩子變成高度近視者就后悔莫及了。
PS:
吳佩昌醫(yī)生在書的后半部分給我們提供了保護孩子視力的建議,很詳細,以后我專門整理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這里,先從導致孩子近視的原因說說吧。之前看到浪潮工作室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一些顛覆我們傳統(tǒng)認知的研究發(fā)現(xiàn)。
2007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在跟蹤514名3年級美國學生5年后發(fā)現(xiàn),其中111名學生患上了近視。而近視和父母遺傳有關,和體育及戶外運動有關,就是跟每周看書時間長短沒什么關系。
2006年,新加坡國立大學也做過類似的研究,得出類似的發(fā)現(xiàn):每周讀幾本書并不能用來預測孩子未來幾年會不會變成近視眼。實際上,不是看書導致了孩子近視,而是近視的孩子比較喜歡讀書。
而在2015年,俄亥俄州立大學長達20年、針對4512名美國兒童的研究顯示,長時間看書、看電視或者玩電腦坐得太近,真的不是導致近視的直接原因。
那到底什么后天因素導致了孩子的近視?
科學家至今還沒有完全弄懂近視的真正成因,不過他們正在形成下一個共識—— 戶外運動越少,越容易得近視。
2008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凱瑟琳·羅斯團隊,在將澳大利亞6-7歲華裔孩子和新加坡的6-7歲華裔孩子進行比較時發(fā)現(xiàn),澳大利亞華裔孩子近視率只有3.3%,但是新加坡的華裔孩子近視率卻高達29.1%。
兩地孩子父母的近視率差不多(悉尼68%vs新加坡71%),且澳大利亞華裔孩子每周要讀更多的書,更經常近距離看物體。為什么新加坡孩子近視率卻更高?后來,羅斯團隊找到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戶外活動的時長:悉尼的華裔孩子每周在戶外活動上會花去13.75小時的時間,相比之下,新加坡的華裔孩子每周戶外活動時間只有可憐巴巴的3.05小時。
他們猜測,經常參加戶外活動的孩子,接受到的光線強度也越大;而光線會刺激視網(wǎng)膜中多巴胺的釋放,這種神經遞質能夠保護眼球不會變得過長,進而防止近視發(fā)生。
當然,即使現(xiàn)在知道,長時間看書、看電視或者玩電腦坐得太近,不是導致近視的直接原因,我們也得合理限制孩子看電視、電腦的時間,看書的姿勢等等。
但是更加重要的是,記得多帶孩子到戶外走一走、看看大自然,多進行戶外運動,降低孩子近視的可能性。